随着汽车轻量化与电气化发展,传统金属标牌逐渐被高分子材料替代。PET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)因其优异的机械强度(抗拉强度≥55MPa)、耐温范围(-40℃~150℃)及成本优势,成为汽车标识系统的理想选择。
1. 动力系统标识
电池组高压警示标牌:采用0.3mm阻燃PET基材(UL94 V-0认证),通过丝网印刷红色警示标识与高压符号,墨层通过50次汽油擦拭测试(ISO 2812-1)
电机参数标签:激光雕刻0.2mm镀铝PET,字符深度0.05mm,耐受变速箱油浸泡(ASTM D543标准)
2. 车身外部应用
EV充电口标识:双层PET复合结构(透明层+色层),UV印刷实现背光显示效果,耐候性通过3000小时氙灯老化测试(SAE J2527)
VIN码标签:抗篡改PET材质,撕毁后呈现"VOID"字样,符合GB 16735-2019车辆识别代号要求
3. 智能座舱集成
触控面板基板:0.5mm光学级PET薄膜,表面硬度3H(JIS K5600),集成ITO透明电路(方阻≤100Ω/sq)
HUD投影膜:微棱镜结构PET膜(折射率1.65),提升投影亮度30%(奔驰EQS实测数据)
4. 线束管理系统
耐高温线缆标:25μm厚PET标牌,胶粘剂耐受150℃长期工作温度(大众TL226标准)
RFID追踪标签:嵌入式铝蚀刻天线(13.56MHz),读取距离达1.2m(宝马iX供应链应用案例)
发布于:山东省配资安全证券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